推开医院的大门,今年41岁的李先生的表情有些阴郁。“肺癌早期,幸好发现得快,早点治疗就没事了…….”直到走出医院,医生的话依旧萦绕在李先生的耳边,虽然自己只是查出早期肺癌,但想到肺癌极高的死亡率和恶化率,不由得心里打了个寒战。
2022年,南京医科大学成功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使命更加艰巨;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学校很荣幸成为《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进校园推广工作示范校之一,在胡志斌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以及各临床教学医院共同协作,推动CACA指南进课程、进临床、进教材等工作,让肿瘤学的最新进展融入课堂,让师生以整合的思维去学习医学知识、参与教学改革工作。
2007年郝淑珍发现大便有血丝和黏膜状物,且感觉左腹部疼痛,就医后初诊为混合痔,但手术扩肛时医生发现一个可疑肿物,活检病理确诊为直肠腺癌。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但为了家人,她只能勇敢面对,做了手术和化疗。化疗的副作用及术后恢复过程让她痛苦不堪,是家人的关爱和鼓励帮她坚持下来。2009年9月她加入了内蒙古癌症预防与康复协会,并成为爱心志愿者,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心情愉快,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感动和力量,因此她决定将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和她一样的病友们看到康复的希望,感受到协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十多年抗癌历程,郝淑珍感觉保持好心态、科学合理饮食及坚持锻炼身体极为重要。愿大家都能跟她一样心怀感恩,笑对人生!
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 田艳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邵欣欣 博士
推开医院的大门,今年41岁的李先生的表情有些阴郁。“肺癌早期,幸好发现得快,早点治疗就没事了…….”直到走出医院,医生的话依旧萦绕在李先生的耳边,虽然自己只是查出早期肺癌,但想到肺癌极高的死亡率和恶化率,不由得心里打了个寒战。
2022年,南京医科大学成功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使命更加艰巨;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学校很荣幸成为《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进校园推广工作示范校之一,在胡志斌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以及各临床教学医院共同协作,推动CACA指南进课程、进临床、进教材等工作,让肿瘤学的最新进展融入课堂,让师生以整合的思维去学习医学知识、参与教学改革工作。
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 田艳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邵欣欣 博士
如果有人说肺癌有可能不治疗就自己好了,也就是所谓的“自愈”,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胡扯八道。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呢?结果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因为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肺癌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放纵”,吸烟饮酒人群数量增多,也助长了肺癌病患的数量,尤其是4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因为长期吸烟的缘故,肺癌的风险也是全年龄段中最高的。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中国控烟协会肺癌防治委员会主任委员支修益在行动!
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已经进入了新时期,随着人类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新靶点、新作用机制的研究是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方向和重点。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能够获得巨大突破,正是人们对传统药物研发思路和机制不断创新的硕果。未来,希望中国原研的创新药物能造福更多患者。
癌症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并不相同。欧美发达国家和亚非发展中国家的癌症负担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包括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以及相关风险因素流行率的变化。随着人口增长和全球老龄化,癌症成为许多国家过早死亡和预期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规范化操作指南》巡讲暨“中青年医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规范化培训班”申城即将开讲。
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新发乳腺癌226万例,超越肺癌的220万例跃居新发癌症榜首。那么,如果得了乳腺癌,去哪家医院比较好呢?探秘我国治疗乳腺癌的十大专病中心。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s Day,简写IWD),又被称为“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您是不是经常忘记吃早餐,或者草草订个外卖几分钟吃掉?您是不是时常感到胃痛、不消化、反酸、烧心、腹胀、嗝气?您是不是在自己的体检报告上见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诊断后惊慌失措?您是不是担心会得胃癌? “大约一半中国人的胃里存在幽门螺杆菌,只是他们都不知道。” 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个糟心的幽门螺杆菌!
2022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暨第十六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将于2022年10月21日-23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国家癌症中心胰胃外科田艳涛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蓝勋教授团队合作,应用scRNA-seq绘制了胃癌患者癌、癌旁正常组织和匹配的外周血中免疫、基质和上皮细胞的转录图谱,并结合了T细胞受体(TCR)库谱分析。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7.69)。
自2016年始,医生医事微信平台开设“遇见·肿瘤大咖”专栏,选择全国在临床和学术范围内的顶级肿瘤医生,讲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理想情怀。 2019年第三季②我国胃肠肿瘤外科著名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苏向前教授。 在此,向文中故事中所有涉及的患者表示感谢,也向所有默默付出的医生表示敬意。
2007年郝淑珍发现大便有血丝和黏膜状物,且感觉左腹部疼痛,就医后初诊为混合痔,但手术扩肛时医生发现一个可疑肿物,活检病理确诊为直肠腺癌。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但为了家人,她只能勇敢面对,做了手术和化疗。化疗的副作用及术后恢复过程让她痛苦不堪,是家人的关爱和鼓励帮她坚持下来。2009年9月她加入了内蒙古癌症预防与康复协会,并成为爱心志愿者,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心情愉快,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感动和力量,因此她决定将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和她一样的病友们看到康复的希望,感受到协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十多年抗癌历程,郝淑珍感觉保持好心态、科学合理饮食及坚持锻炼身体极为重要。愿大家都能跟她一样心怀感恩,笑对人生!
2018年9月底,周振华被确诊为结外NK/T淋巴瘤(鼻型),他的人生也就此改变了。他愤怒、痛哭、迷茫、无助,但生活还得继续,于是接受医生的建议去湖北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治疗。医生的微笑和温暖的话语让他又充满了希望;放化疗使他痛苦不堪,但护士长的谈心和开导让他暂时忘记了病痛;因病不得不转行,郁郁难解时,妻子的宽慰与支持让他内心无比激动。他觉得自己并不孤独,因为一直有人伴他同行。
在2002年的一次单位体检中,谢录云被查出了乳腺癌,突遭打击的她失魂落魄,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家人的安慰呵护和精心照顾让她鼓起勇气接受了手术和令她痛苦不堪的放化疗。在康复阶段,邵阳市癌症康复协会又给了她力量、温暖和快乐,让她重获新生。患了癌症如遭遇冰雪般寒冷,但家人的关爱和康复协会的帮助融化了冰雪,让她的生命和生活如同彩虹般绚丽多彩!
人生中能有几个19年?而今年64岁的李奕,有19年都走在抗癌路上。2002年,一纸“乳腺癌”诊断改写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从一个每天出差忙碌、前途大好的工程师变成了“癌症患者”“家庭妇女”,经历了令人痛苦不堪的手术、化疗,她内心一片茫然,身心陷入低谷。这时,是癌症康复会,让她找到了消失已久的快乐和归属感。老志愿者热情地指导、开导她,抗癌明星们战胜疾病的事迹激励着她,她聆听专家的抗癌防癌的科普讲座、参加各种康复旅游和文娱活动……她也逐渐走上了志愿者之路,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现在的她,是北京癌症康复会的副会长兼康复会玉渊潭活动中心主任,每天都为康复会的工作忙碌而快乐着。她说自己的康复路就是群体抗癌之路,就是感恩与回报的志愿者之路。是癌症康复会,让她把人生中最坎坷的一段路走得丰富多彩!
金玉琪今年94岁了,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杭州市民族民间艺术家、拱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使者,还是抗癌30年的抗癌英雄。1991年,金老被查出患了中晚期肝癌,先做化疗使肿瘤缩小,而后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出院后8年间,他坚持用中药进行巩固调理的同时,把练书法当作康复手段。患癌30年,他日日染翰,形神同修。金老不但自己练书法助康复,还热心公益:创作作品鼓励病友勇敢面对疾病、乐观生活,为病友们组织公益书法兴趣小组、举办公益讲座,精心书写作品参加义卖,所得善款全部捐赠给癌症康复事业。金老曾赋诗 “身患癌症不自怜,朝夕相处有羲献(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病中不计身是客,犹将痴情注砚田。”他在一方砚田里呕心沥血、笔耕不辍,收获满满,同时希望更多的病友也能同他一样,找到人生至爱,生活康健美好。
梁春霞是位小学教师,2004年1月,28岁的她患了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接受了全胃切除手术,术后又经历一次次痛苦的骨髓穿刺和化疗,体重下降到极限,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绝望中她感受到了亲人、朋友、同事、学生及学生家长们的爱,带着这些爱的鼓励和祝福,她积极配合治疗,以最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最终用爱创造了生命奇迹。她回到了校园,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三尺讲台是她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孩子的笑脸是驱散她心里阴影的阳光。面朝可爱的孩子们,她看到了春暖花开。
2022年2月17日15:00-17:00,“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首场活动隆重召开。由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作为点评嘉宾,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锡山教授主持,指南编委王贵玉教授、顾艳宏教授、朱骥教授、李军教授等聚焦“指南(“规范性”)-前沿(“创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学术观点,开展系统、精彩的专题讲座。
2022年2月17日15:00-17:00,“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首场活动隆重召开。由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作为点评嘉宾,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锡山教授主持,指南编委王贵玉教授、顾艳宏教授、朱骥教授、李军教授等聚焦“指南(“规范性”)-前沿(“创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学术观点,开展系统、精彩的专题讲座。
2022年2月17日15:00-17:00,“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首场活动隆重召开。由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作为点评嘉宾,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锡山教授主持,指南编委王贵玉教授、顾艳宏教授、朱骥教授、李军教授等聚焦“指南(“规范性”)-前沿(“创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学术观点,开展系统、精彩的专题讲座。
2022年2月17日15:00-17:00,“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首场活动隆重召开。由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作为点评嘉宾,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锡山教授主持,指南编委王贵玉教授、顾艳宏教授、朱骥教授、李军教授等聚焦“指南(“规范性”)-前沿(“创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学术观点,开展系统、精彩的专题讲座。
晚期结直肠癌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开始治疗前,一定要进行基因检测,因为医生会根据原发病灶的位置、基因突变及生物标记物检测情况制订治疗方案。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当地医院开不出来他莫昔芬,我都一个多月没吃药了!” 王女士今年45岁,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 在两年前曾被确诊为乳腺癌,后来经过治疗已经康复出院,现在正在接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一种方式,多用于药物治疗)。 现在突然买不到药的王女士忧心忡忡,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患者:“医生,我的靶向药忘记吃了该怎么办?现在补吃或者不吃可以吗?” 医生:“答案是:万万不可!”
2月1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联合承办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首场精读巡讲大会于西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隆重举办。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一位外
普及药品知识,助力安全用药
《癌症康复》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及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1991年创刊,从1998年开始面向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288。是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期刊之一。《癌症康复》杂志是医学科普期刊,设有学会看病、大师讲堂、品质生活、诊室故事、读者服务、小大夫漫画、特色专栏、海内外医疗动态等栏目,为读者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知识、积极易行的养生方法以及生态环保的绿色空间。
分享肿瘤代谢营养治疗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代谢营养治疗理念,感谢您的关注!
独立医学人文记者、作家戴志悦的自留地。读懂医生,你会重新认识生命
每天为您呈现专业医学资讯、医疗新闻,让您顷刻了解最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