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癌症筛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30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全球都呈逐年上升态势。发病年龄也由老年妇女向中青年女性扩展。以下十类人群是乳腺疾病的高发人群,应定期接受乳腺检查。
1、曾患乳癌或卵巢癌、有乳癌家族史女性。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
2、初次月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以后女性。
儿童期营养丰富,滥用补品,导致月经提前至12岁以前;一些女性为延长青春期,人为延迟绝经,推迟到55岁以后,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乳腺癌。
3、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40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者。
没生过孩子的女性比生过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高2.5倍,35岁以上怀第一胎的女性则比20多岁怀孕生孩子的女性高2倍多。也就是说,在正常年龄怀孕生子的女性会大大降低患乳腺癌的概率。
4、不常运动女性。
运动能减少体重和脂肪,使体内雌激素的含量降低。研究发现,如果女性在青春期及刚成年后多运动,在更年期患乳腺癌的几率比那些久坐不爱运动的女性要低23%。
其中,患乳腺癌风险最低的女性,平均每周运动时间为3小时15分钟,运动方式以跑步为主。12岁至22岁是女性运动效果最佳时间段,建议采取跑步、走路等多种方式。
5、过于肥胖。
肥胖人群远比瘦人乳腺癌发病率高,国外专家曾对4.4万多名妇女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一组在成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10千克,另一组则增加了27千克。
研究结果显示,后者比前者罹患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风险高出近1倍,罹患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风险则高出1.5倍,乳腺癌扩散的风险也要高2倍。
6、经常摄取高脂肪或高动物性脂肪女性
脂肪饮食可大大增加发生乳腺癌的几率。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但其他组织如脂肪、肌肉、肝脏等都可以通过一种名为芳香化反应的过程产生少量的雌激素。
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也可引起雌激素水平的提高,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的刺激,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7、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体内脂肪代谢易发生紊乱,过量的脂肪会造成雌激素和催乳素合成增多,刺激乳腺组织,进而导致乳腺癌。
8、过度暴露于放射线或致癌源女性
人体暴露于辐射中,特别是孩童时期接触过辐射会增加成人阶段患乳癌的几率。尤其是因为早期癌症而接受胸部照射的女性,更有患乳癌的风险。
9、过量服用高激素保健品
过量使用高蛋白、高激素含量的保健品,如各种口服液、丰胸类产品,其中所含有的雌激素会带来内分泌紊乱,并有促使乳腺组织癌变的危险。雪蛤等一些养颜护肤品、雌激素丰富的补品也会引起代谢紊乱。
10、有慢性不良精神刺激
不良的精神刺激,对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压力,并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使免疫监督能力减低,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以上十类人群要特别注意自查。20~40岁的女性,应养成每月自检乳房的习惯,2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有乳癌家族史或者年龄在30岁以上的,则需要在乳腺B超之外,每年再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上一篇:出现这八个异常信号,警惕口腔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