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医家号
换一批

  • Tumor公社

    《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 caca乳腺癌科普基地

  • 癌症防治网

  • 耿刚教授

  • 肿瘤好医生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 CACA早筛科普基地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表现?如何预防?

爱筛网   |   作者: 爱筛网   |   2022-09-20   |   1 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疾病。MM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以50~60岁之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MM起病缓慢,可数月至数年无症状。常见症状有贫血、骨痛、低热、出血、感染、肾功能不全,病情进展,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出血、高粘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MM在所有肿瘤中所占比例为1%,占血液肿瘤的10%。本病的自然病程为0.5~1年,经治疗后生存期明显延长或长期“带病生存”。

        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1、MM瘤细胞浸润引起的临床表现

        (1)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骨痛是最常见早期出现的症状,约占70%,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病理性骨折可多处同时存在。骨髓瘤浸润骨骼可引起局部肿块。少数病例仅单个骨骼受损,称为孤立性骨髓瘤。

        (2)贫血和出血: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多见、皮肤粘膜出血较多见,严重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3)髓外浸润:髓外浸润多见于肝、脾、淋巴结和肾脏浸润,肝、脾轻度、中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神经浸润可以导致部分病人在早期或后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如同时有多发性神经病变(P)、器官肿大(O)、内分泌病(E)、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和皮肤改变(S)者,称为POEMS综合征。孤立性病变仅见于软组织者,称为髓外骨髓瘤。MM可以发展成浆细胞白血病。

        2、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M蛋白引起的症状

        (1)继发感染:由于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MM患者易发生感染,多见于细菌,亦可见真菌、病毒,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病毒感染以带状庖疹多见。

        (2)肾功能损害:50%~70%病人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结石。

        (3)高粘滞综合征:发生率约为2%~5%,血浆黏滞性增高,血流缓慢,组织瘀血、缺氧所致。头晕、花、视力障碍,并可突发晕厥、意识障碍。

        (4)淀粉样变和雷诺现象:淀粉样变发生率为5%~10%,常发生于舌、皮肤、心脏、胃肠道、皮肤、韧带等部位。如果M蛋白为冷球蛋白,则可以引起雷诺现象。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骨髓瘤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可能和染色体异常有关。

        电离辐射: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可导致骨髓瘤,暴露于大于1Gy辐射空气中者,发生骨髓瘤的风险增高5倍。

        慢性抗原刺激:如胆囊炎、类风湿关节炎、反复过敏原注射等是骨髓瘤的高危因素。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能激活癌基因。

        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增强体质,作息规律,不要熬夜!

        饮食健康,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

        适当参加运动,减少脱钙。

        远离有害的化学物品,避免射线及致癌因素。

        定期体检,积极治疗慢性疾患,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Tumor公社》观点。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