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医家号
换一批

  • Tumor公社

    《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 caca乳腺癌科普基地

  • 癌症防治网

  • 耿刚教授

  • 肿瘤好医生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 CACA早筛科普基地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多维整合方能精准有力!中国肿瘤学大会主席樊代明: 肿瘤防治科普知识就是人体强大的“免疫力”

Tumor公社   |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   |   2022-11-15   |   1 0

中国肿瘤学大会主席樊代明: 肿瘤防治科普知识就是人体强大的“免疫力”

        肿瘤治疗发展到现在,医生、科研专家如何发挥更大合力,提高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中国人的肿瘤治疗应该怎样量体裁衣?为什么说到科学防癌抗癌绕不开科普?


        11月17日—20日,2022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将在杭州举行,作为本届大会首个亮相的活动,2022肿瘤学科普大会将深入探讨有关肿瘤防治的一系列热点前沿问题。


        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杭州日报记者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肿瘤学大会主席樊代明。樊代明院士认为,只有多维整合各方力量,肿瘤防治方能精准有力。对普通人来说,肿瘤科普知识就是人体强大的“免疫力”。


       

image.png

五年办好五件大事

医生专家形成强大合力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每天有8000人左右死于癌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我看来,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制高点要攻克癌症。”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的掌门人,樊代明深知民众的渴求,也感受到近百年来临床医生专家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刨根究底探寻肿瘤真正病因,想方设法寻找肿瘤预警或早诊技术,不断反思总结肿瘤治疗,关于肿瘤的探索从未停止。如何将这三者有机结合,推动中国肿瘤防治事业发展?樊代明表示,从2017年开始中国抗癌协会做了五件大事:

        第一:建大军

        中国抗癌协会从原先5万会员到现在超40万人,专业委员会从原先48个增加到103个,很多在国外学习或国内成长的后起之秀纷纷加入到学术队伍中,形成了肿瘤防治研究领域强大合力;


        第二:开大会

        每年召开一次中国肿瘤学大会,最多线下达3.2万人,盛会规模大、学术质量高、影响力巨大;


        第三:写大书

        我国近40年来没有一本系统全面的肿瘤学著作,协会组织700余位专家编写了《整合肿瘤学》,共672万字,分6卷,重达32斤,这是中国也是世界最大型的整合肿瘤学专著;


image.png

        第四:立大规

        中国肿瘤发病人数占世界的1/4,长期以来中国都是照搬沿用国外的指南规范来治疗,但中国肿瘤病人有许多独特特征,医生在诊断防治上有独到之处,这也是我们编写《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的目的所在;


        第五:办大刊

        我们和国外出版社Spring Nature 合办《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整合肿瘤学》),把中国肿瘤治疗的精道之处推广出去,把全球精准诊疗的经验吸引进来,为中国人服务。


image.png

        翻开沉甸甸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53个瘤种,每个瘤种从防筛诊治康五个维度阐述了各类肿瘤治疗的独到之处。在采访中,樊代明首度透露,《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第二部也将在本月底完成,“第二部指南从我们掌握的肿瘤治疗‘武器’入手,分门别类阐述各类‘武器’射程多远、威力多强等,贯穿主线是评、扶、控、护、生。”



        “‘评’指的是评估状态,举个例子,在过去中国肿瘤病人有50%是贫血状态,70%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有的患者还有心理问题,不评估就上手术和治疗不利于后期恢复;‘扶’指的是缺什么补什么,缺营养缺血,那就要补充,让身体处于正常状态,再考虑后续治疗;‘控’指的是控癌,这和我们当前说的抗癌不同,肿瘤是人体自己长出来的,过去一味强调杀癌,但可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护’指的是护卫身体器官,很多肿瘤治疗是全身性的,我们要避免其他器官因肿瘤治疗受到损伤;‘生’指的是生存,我们要改变肿瘤缩小、肿瘤切除等肿瘤治疗单一指标的判断,在我看来,最主要的指标有两个,第一生存时间是不是长,第二生存质量是不是高,这是‘双生’。一个好医生将来不能只考虑病人肿瘤切没切,而是让病人活得长不长、活得好不好。”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

多学科整合诊治才能实现治疗最优化

        “现代科学的创新逐力,早就不是单打独斗所能完成,肿瘤治疗也是如此。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的主题是“肿瘤防治,赢在整合”,其中的“整合”二字也体现了这一要义所在。


        何为整合?


        樊代明以直肠癌手术为例解释说:直肠癌患者最怕的是保不住肛门,但肛门要保住,肿瘤可能切不掉,又要保命。那么换一种思维——先做放疗,把肿瘤缩小,然后手术,有的病人甚至不用再做手术,这就是整合。


        “整合不是简单因素叠加,而是多方位、多维度整合,是资源整合,也是人才整合,理念整合。就如同大家都知道‘知识就是力量’,但只有把知识整合到一起才是力量,碎片化的知识反而可能阻碍或误导力量的发展,而这更加体现了整合的必要性。我们实现整合医学,不能只靠医生、专家单打独斗,需要将医学各领域相关的先进理论知识和临床各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加以修正、调整,最终形成有益于健康呵护和疾病防治的新的医学知识体系。”

image.png

        在樊代明看来,中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如何在现有40%的基础上提升,破题关键在于整合。“传统医学手段发展到今天,对肿瘤治疗有许多方法,比起欧美的医生,中国医生论单项医术,无论是手术还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都不在话下,甚至比国外医生更具有优势。但肿瘤病人各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病人,不同专科医生掌握各自的技术。从上世纪起,国内有了MDT(多学科团队治疗)的实施,但会诊完毕,谁的建议先用,谁的建议后用,谁的多用,谁的少用,这却没法决定。用一个方法去解决,容易引起治疗不足,多个方法不加分析一起上则会治疗过度,所以我们要从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多学科整合诊治,找到个性化的‘量体裁衣’的治疗方法,实现治疗最优化,对这个病人才是最好的结果。”


        樊代明说,浙江省肿瘤医院之所以能在全国诸多候选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年CCO的承办单位,也是因为整合得好,“浙江省抗癌工作是集结全省之力,层层铺开,肿瘤防治工作三级覆盖,特别是结直肠癌、肺癌等肿瘤筛查工作很有特点。同时,共同富裕和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的两张金名片,有这样的基础与实力,今年的CCO大会非常值得期待。”

科普知识也是人体强大的“免疫力”

寄语媒体深入参与肿瘤防治科普事业

        让人们不再谈癌色变,让大众加深对癌症的认知,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癌症,这也是肿瘤科普大会作为CCO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所在。樊代明说:“人们一谈到癌症,就认为是绝症。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癌细胞,它会不会长成癌,那是另外一回事。肿瘤防治,其实靠你自己。”


        “如果不想得癌,靠你自己,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如果不想早得癌,要靠你自己,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发现并得到根治;如果得了癌不想早走,也要靠你自己,三分之一的癌症经过合理治疗,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时间,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什么是防癌策略?樊代明如此总结:“尽量少得点,尽量查早点,尽量晚走点。”


        “在防癌抗癌过程中,既需要传播科普知识、分享学术会议,也离不开专家和媒体的参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群众的自觉,群众要有强大的自控力,防癌科普知识也是强大‘免疫力’,思想捋清楚了,接下去的事情就容易了。相比以往,现在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已提高不少,但还是不够。”

image.png

        翻阅了《杭州日报》2022CCO科普行动的系列报道后,樊代明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感慨地告诉记者:“肿瘤学在发展,肿瘤科普也要发展,肿瘤防治的五大核心要素——防筛诊治康,肿瘤科普都要涉及,特别是媒体更要深入参与,将复杂的医学原理简单通俗地表述出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重而道远。”



        让樊代明感觉欣慰的是,现在防癌抗癌的宣传“武器”和阵地越来越多。比如抗癌协会旗下的平台多种多样,书籍、影像、新媒体等,通过活生生的事例科普,把科普知识全方位地呈现出来,释放了更大的宣传效果,这就是合力的作用。他还特别提到了中国抗癌协会指导、浙江省肿瘤医院和杭州日报联合建设的全国首个肿瘤防治科普数字馆,努力实现全时段在线、全癌种覆盖、全人群参与、全生命周期关怀目标的数字化创新应用,“这个数字科普馆仅仅是个开端,全国有那么多地区,不同地区肿瘤发病特点不同,各地都可因地制宜做自己的肿瘤科普馆,并在全国形成肿瘤科普馆集群,不断升华,不断发力,将肿瘤防治科普事业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


*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Tumor公社》观点。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