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今天你焦虑了吗?
在生活日常中,焦虑无处不在,当你对没准备好的考试产生紧张、担心,没错,是它;当你遇到面试、演讲、登台表演的紧张不安,没错,还是它。焦虑是一种应激状态下的正常情绪反应,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不好的事情,属于防御性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焦虑持续过久或者逐渐加重,就可能发展成为焦虑障碍,持续存在会影响日常功能活动,并可能发生异常的行为。因此及早发现,及时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癌症作为威胁全球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量控制中心癌症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每年确诊癌症患者约392.9万人,癌症患者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国际精神肿瘤协会已将心理困扰列为癌症患者第6个常规检查的生命体征,心理焦虑为其中最明显的心理困扰问题之一。表现为苦恼、担忧和害怕、不能集中注意力、坐立不安、情绪低落、易激惹,严重的还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有哪些会引起焦虑呢?
深受躯体症状比如疼痛、呼吸困难、恶心的折磨,而这些症状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乏力,有种什么都做不了的无力感与挫败感;不确定自身癌症的状况及预后;检查时非常担心不良指标,恐惧复发或者进展;放化疗周期长,无可奈何,看不到尽头;害怕做某项检查,比如胃镜、手术或者穿刺;担心治疗引起的经济问题及交通、家人陪同等问题;担心家里人无人照看;担心失去工作和收入来源;担心死亡。这些原因产生的焦虑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抗癌信心和身心状态,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加速患者的死亡进程。
如何减轻这种痛苦,教会患者有效应对焦虑呢?
一.说出焦虑
应对焦虑,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尤为重要,鼓励患者主动说出担忧和困扰,多与家人沟通,共同商量,相互理解,缓解焦虑。
二.写出焦虑
肿瘤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平和心态面对,要知道疾病不是生活的全部,在感到焦虑的时候坐下来,将担心的事情写下来。这种宣泄方式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
三.读出焦虑
死亡焦虑包括对死后之事、濒死过程以及自身不复存在的焦虑,可以阅读一些书籍,如《狮子之家的点心日》,《天蓝色的彼岸》等。
四.行出焦虑
癌症患者的焦虑主要来自疾病与治疗,让患者了解目前的情况,鼓励他们参与到治疗决策中来;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到家庭事务中,与家人分享生活的乐趣;或者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听音乐、画画、照顾小动物或花草等;也可以尝试放松训练,如静思、瑜伽和冥想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焦虑影响到睡眠或者日常生活,就要及时就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接受抗焦虑治疗。
通过说、写、读、行来降级癌症患者的焦虑,呼出焦虑,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