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粉红云讲堂-乳腺100问栏目》第1期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表明,从2020年开始,乳腺癌已经取代了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长3.5%,新增病例高达27.9%,高居全球榜首,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和残缺,而且还造成精神上的打击甚至折磨。
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刘红教授提议发起的《粉红云讲堂-乳腺100问栏目》于2022年9月9日19:00-20:00首期开播。本期特别特邀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黄清丰教授,就乳腺癌的基础知识、预防、筛查、诊断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乳腺癌的相关科普内容。
刘红教授:
从全球范围来讲,乳腺癌是女性中的高发肿瘤。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人数首次超过肺癌,已跃居全球第一大恶性肿瘤。虽然乳腺癌的死亡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一位,但在所有肿瘤中,乳腺癌的死亡率仅排在第五位。这说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如果乳腺癌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定能获得很好的控制。
黄清丰教授:
乳腺癌科普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如何能够早期发现乳腺异常。这就需要重视自我检查和早期诊断。想要做到早诊,首先需要规律的自我体检,最简便的便是视诊和触诊相结合。在月经结束后的3-7天,四指并拢,用指腹按照外上-外下-内下-内上的顺序检查乳房有无结节、肿块。挤压乳头,观察乳头和乳晕有无溢液。如果有溢液,需观察量、颜色、质地,若发现溢液呈现黄色、褐色、黑色、血色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此外还需观察乳房皮肤有无改变。
医院体检时可通过手检、乳腺B超、乳腺钼靶、乳腺MRI等方式。
刘红教授: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组织里的恶性肿瘤。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一般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大部分叫癌,还有一小部分叫肉瘤。打个比方,人体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控制精确的生物体。身体每一个组织和器官的生长都受到严格的体内信号调控,当长到一定的程度,体内基因就会表达进而控制它不再生长,所以就形成正常的五官比例或身体比例。但肿瘤可以发生在身体内的任何脏器,体内控制它的信号通路出现异常,细胞生长不受控制,可以无限增长,就会形成恶性肿瘤。
答疑讨论
Q:乳腺常规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A:乳腺常用的检查方式,最简便的是手检,通过触诊和视诊查询有无异常。借助仪器,如乳腺B超,是最直观、无痛、无辐射的健康检查方式。特殊病变需要钼靶X线,这是一种弱X线,人体内射线的摄入量少,但有增生的患者钼靶检查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疼痛,但钼靶检查是重要的筛查工具。B超和钼靶难以鉴别良、恶性,或怀疑恶性肿瘤,或肿瘤想保乳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做乳腺MRI。此外还可以采取PET-CT。
Q:男性会不会得乳腺癌?
A:从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发病概况来看,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的乳腺癌里边,目前比例不到1%。但在近几年的临床诊疗中发现,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似乎有增长的趋势。在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对于男性乳腺癌发病率的变化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消息,近年来男性乳腺癌的保乳率呈现上升趋势。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男性乳房发育、经常酗酒、肝功能异常、睾丸异常、BRCA2基因突变、经常接触射线和致癌物质以及化学药品的特殊工作人员,都是男性乳腺癌高发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由于乳腺癌科普工作普及,很多男士也敢于去门诊就诊,因此男性乳腺癌的早筛工作比前几年要好很多。男性乳腺癌几乎90%以上的都是雌激素依赖型的乳腺癌,也称为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所以对男性来讲,一定要戒掉长期酗酒的习惯,因为酗酒会影响肝功,会影响肝脏灭活雌激素能力,会诱发男性乳腺癌的发生。
Q:男性得乳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A: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乳房肿块,只要有质地很硬的肿块,一定要去做检查。但是有很多患者因肿块来就诊时,发现实际上是男性乳房肥大症。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染色体出现问题,为47xxy,正常男性应该是47xy,多了一个x染色体,这些男性可能乳房就肥大的非常厉害,甚至会在乳房里面长一些肿块型肿瘤,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此外还有乳头溢液型,乳头有分泌物或溢液。还会见到钙化型。通过常规的筛查方式,查体、乳腺B超、乳腺钼靶等,对于乳房较大的,还可以进行乳腺MRI检查。男性大多数都是单发乳腺癌,双乳癌非常罕见。
Q: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适用于哪些人群,有哪些方案?
A:乳腺癌目前来讲,治疗已经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过去认为乳腺癌就是一种疾病,将所有的患者一视同仁,给予的治疗方案基本一样。后来研究发现,其实乳腺癌还有很多的特征是不一样的。我打个比方,就像都是关到监狱里的犯人,有的人罪名可能比较重,有的人罪名可能比较轻。比较轻的,可能就相当于乳腺癌分型里边,它虽然也是乳腺癌,但是经过长期观察,它的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甚至很多可以得到治愈。有一些比较重的,进行单独分类,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它比较活跃,恶性度比较高,需要给予更强的治疗。所以目前乳腺癌会根据不同的分型给与分类治疗。
到目前为止,不是所有的乳腺癌都要进行化疗。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判断将来发生不好的这种结局的可能性的高低。对于可能性低的患者,可采取温和的治疗方法,如果可能性高,则要进行化疗。而对于哪些人适合化疗,则需根据分型,比如三阴性、HER2过表达、淋巴结转移多等等。
Q:哪些人群适宜行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
A:简单来说肯定是有可疑病灶。比如说影像评估,无论是B超、钼靶还是MRI,只要报告有恶性肿瘤的可能,就应该进行穿刺活检,尤其是肿瘤体积小无法触及时,应该在影像引导下做穿刺活检,这样能提高穿刺准确率,提高诊断率。术前的明确诊断,对可疑病灶的活检,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肿瘤的生物学信息,良性还是恶性,是恶性的哪一种分型,先用哪种方案治疗,是先做综合治疗还是先做手术。所以说精准治疗背景下,穿刺活检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来做后续治疗的决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穿刺活检目前已经成为术前诊断的金标准,是一个常规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