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医家号
换一批

  • Tumor公社

    《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 caca乳腺癌科普基地

  • 癌症防治网

  • 耿刚教授

  • 肿瘤好医生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 CACA早筛科普基地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抽血能查出癌症吗?提醒:血常规出现4个异常,建议进一步检查

Tumor公社   |   作者: Tumor公社   |   2024-08-15   |   0 0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去趟医院,总是得抽血,一次还抽好几管,搞得我都怕了。”其实,抽血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抽血到底能查出什么?为什么医生要一次抽好几管血呢?

抽血究竟能查出什么?

血液是身体健康的一个“晴雨表”。通过血液检查,医生可以获得大量有关身体状况的信息。比如:

  1. 血常规:可以检查出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问题。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都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2. 肝功能和肾功能:通过测定血液中的酶和代谢产物,医生可以了解肝脏和肾脏的工作状况,发现肝炎、肝硬化、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3. 血糖和血脂: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脂肪含量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是否存在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问题。这些指标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尤为重要。

  4. 电解质水平:如钠、钾、钙、镁等电解质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这对心脏、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5. 炎症标志物:比如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存在炎症,甚至可以提示某些慢性疾病的风险。

为什么要抽那么多管血?

每一管血液都有不同的检测目的。血液检测需要使用不同的试剂和仪器,而这些试剂和仪器往往只能针对特定的指标进行检测。比如:

  • 血常规检查:需要抗凝剂的血管来防止血液凝固,以便测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

  • 肝功能、肾功能检查:通常需要分离血清,这就需要单独的血管。

  • 血糖、血脂检测:可能需要空腹血样,这样的样本需要和其他检查分开处理。

不同的检查项目可能需要血液的不同部分(如血清、血浆、全血),甚至要求使用特定的抗凝剂或保存条件。因此,为了确保每项检测的准确性,医生会抽取多管血液进行不同的处理和检测。

抽血能查出癌症吗?

抽血确实可以为癌症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监测提供重要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癌症都能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查来直接发现。

1.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或身体对癌症产生的特殊物质,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到。这些标志物并非特定于某一种癌症,但在某些情况下,较高的水平可能提示癌症的存在。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

  • 癌胚抗原(CEA):常用于结肠癌、直肠癌等的检测,也可以在肺癌、胃癌等其他癌症中升高。

  • 甲胎蛋白(AFP):主要用于检测肝细胞癌,也可以在睾丸癌、卵巢癌等中升高。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检测和监测前列腺癌。

  • 糖链抗原(CA-125):主要用于卵巢癌的检测。

  • 糖链抗原(CA-19-9):常用于胰腺癌和胃癌的监测。

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癌症的存在或进展,但它们并不是完全特异性的,其他非癌症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这些标志物升高。

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通常只是诊断过程中的一部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影像学、病理学等,来确认癌症的存在。

2.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以提供有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信息。在某些情况下,血常规异常可能提示潜在的血液癌症,例如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增生性疾病。具体表现可能包括:

  • 白细胞异常增多或减少:可能提示白血病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 血红蛋白水平低:如果伴随其他症状,可能提示癌症(如结肠癌引起的慢性失血)。

  • 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提示血液系统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红细胞异常减少:红细胞数量异常减少,通常称为贫血。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

血常规检查是常规的体检项目,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不能代替其他检查,更不能单独确诊癌症。如果血常规检查出现异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您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抽血检查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1、空腹

一般建议空腹8-12小时。 空腹期间,除了水以外,其他食物、饮料(包括果汁、牛奶、咖啡、茶等)和药物(除非医生特别交代)都应避免。有些检查项目可能对空腹时间有特殊要求,请遵医嘱。

为什么抽血要空腹? 空腹是为了保证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食物影响检查结果。

2、饮食

在抽血前几天,饮食应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抽烟和饮酒会影响部分血液指标,因此在抽血前应尽量避免。

3、药物

在抽血前,务必告知医生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用药剂量。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液检查结果,如避孕药、激素类药物等。

4、其他注意事项

紧张情绪会影响一些激素水平,因此抽血前应保持心情放松。抽血前一天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液成分。


*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Tumor公社》观点。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