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医家号
换一批

  • Tumor公社

    《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 caca乳腺癌科普基地

  • 癌症防治网

  • 耿刚教授

  • 肿瘤好医生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 CACA早筛科普基地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重磅!《肺癌患者科普指南》、《乳腺癌患者科普指南》同步发布

Tumor公社   |   作者: Tumor   |   2024-05-16   |   0 0

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优质健康科普内容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普及抗癌知识,提升公众的癌症防控意识,深入贯彻中国抗癌协会的“CACA指南,我知你知”理念,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专家携手罗氏制药中国共同编写了《肺癌患者科普指南》和《乳腺癌患者科普指南》,旨在建立肿瘤行业“科普标准”,扫除患者科普知识盲点,聚焦肿瘤患者诊疗全过程,让更多人坦然面对癌症,科学治疗癌症。这两部指南在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正式发布,中国抗癌协会科普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学术部副部长、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刘红教授、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琳教授以及罗氏制药中国数字创新负责人柳向楠先生参与发布会活动。


参与嘉宾(从左至右):柳向楠先生、李琳教授、支修益教授、刘红教授

共话肺癌 • 慢病时代下,肺癌患者怎样实现“高质量、长生存”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癌症防治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健康中国2030”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支修益教授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关注肺癌患者。目前,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在此背景下,怎么能够让老百姓做到“坦然说肺癌,科学治肺癌”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李琳教授提到,首先需要加强肺癌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肺癌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来实施。其次要做好肺癌的早期筛查工作,提高早期发现和诊断的机会,做好三级预防。其中,一级预防是指针对病因的预防,不吸烟、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二级预防主要是积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肺癌,早期干预。对于有长期吸烟史、伴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胸部CT,以便有效筛查早期肺癌。三级预防是指临床积极治疗和治疗后预防复发,早期肺癌以根治性的治疗手段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晚期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

目前随着肺癌靶点的发现和药物研发,靶向治疗极大地改善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保证。支修益教授指出,靶向药物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像一把安装了瞄准器的枪,能更精确的消灭肿瘤细胞。基因检测能够给靶向治疗进行指导,医生可通过基因检测寻找患者肿瘤细胞的分子特征。肺癌基因检测通常优先选择肿瘤病理组织来做,如果无法获取肿瘤组织,也可以通过液体活检。李琳教授补充道,肺癌的精准靶点有十余种,如EGFR基因突变、ALK基因融合等。目前批准的针对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主要针对不同的基因改变,药物有一代、二代、三代之分,三代药物针对特定突变和疾病阶段,一代、二代药物适用范围相对较广,具体的用药需要听从医生的意见。

血液肿瘤标志物和肺结节都是早期发现肿瘤的一种方式,支修益教授指出,如果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血液肿瘤标志物升高,不必过于惊慌。肿瘤标志物只是一种指标,不能单独用来诊断癌症,因为它们也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升高。如果绝对值明显升高,要提高警惕;如果某项指标略微升高,可能需要进行动态监测,隔2-3个月再复查。如果指标迅速降下来或呈波动性升高,可以放心,但仍需密切观察,并建议咨询专科医生。对于肺结节,可以根据影像上的表现和结节的大小来进行评估。纯毛玻璃结节相对较小且无实性成分可能是早期良性的表现,可以进行系统观察。如果结节增大或毛玻璃和实性成分增多,需要引起注意。定期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影像随访,不必过于焦虑。

支修益教授、李琳教授进行讨论

关爱乳腺 • 乳腺癌患者多样化需求,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渐攀升,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根据最新数据,乳腺癌在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36万人,已成为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和乳腺癌筛查的普及,乳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迅速提高,逐渐步入慢病化管理时代。

刘红教授强调,乳腺癌的三级预防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最有效手段。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但乳腺癌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级预防没有绝对因果关系。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鼓励广大女性每月进行一次乳腺癌自我检查,和定期筛查相结合,及时发现乳房的一些异常状态。并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乳腺癌患者在早期得到有效治疗之后,五年的存活率可以达到90%。

现在,很多女性朋友为了减肥、美容,把一些雌激素滋补品、丰胸霜、减肥按摩膏等美容保健品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些女性甚至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采取补充雌激素的药物或保健品来延缓衰老。刘红教授指出,这些美容保健品可能正在吞噬女性的健康,应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和丰胸产品,以预防潜在危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激素的影响。

乳腺癌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内科、外科和放疗等。内科治疗中有化疗、内分泌治疗,还有靶向、免疫等新药。支修益教授提到,在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认识较早,最早进入了分子分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时代,基因检测、分子病理检测等前沿技术在乳腺癌中应用广泛。对此,刘红教授进行了详细介绍,不同分子亚型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等特殊类型,其内在特性使得复发转移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因此,深化病理分型研究并制定更为精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可有效控制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对乳腺癌患者而言,分期分型不同,治疗的手段及方案也大相径庭。目前,乳腺癌的分型主要有这5种: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阴性;HER-2阳性/HR阳性;HER-2阳性/HR阴性;三阴性。分期分型就像治疗前的“方向标”,临床根据肿瘤的不同分期和肿瘤的分子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和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的应用,使得给药方式更加简单、便捷,给患者带来了舒适自在的治疗体验。

支修益教授、刘红教授进行讨论

患者为先,科学防癌 • 中国肿瘤患者科普指南发布意义重大

2022-2023年间,中国抗癌协会组织13000余位权威专家,编写了我国首部CACA指南。这些指南涵盖53个常见瘤种和60个诊疗技术,共计113部。然而,这些指南都是专业性的,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和应用。支修益教授强调,目前网络上健康科普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亟待形成行业标准与规范,因此,我们推出了肺癌和乳腺癌的科普教育指南。这两部科普教育指南的目的是将专业性的临床诊疗指南转化为患者和家属可以理解、听得明白和实践的内容。这些指南提供了简明扼要的信息,以便患者和家属能够更好地了解癌症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早期识别和治疗选择。刘红教授指出,通过科普教育指南,我们可以向患者和家属传达癌症的重要信息,如早期发现癌症的迹象和症状,预防癌症的方法,以及癌症治疗的常见方法和副作用。此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癌症的身心挑战。这两部指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肺癌和乳腺癌的疾病知识、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和管理方式,旨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减轻心理负担,提高与医生的沟通效率,全面提升公众科学抗癌理念和素养。李琳教授说道,相信在医生、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将肺癌和乳腺癌作为慢性疾病进行管理,使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

专家参与指南发布仪式

肿瘤AI • 人工智能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现如今,人工智能在肿瘤防治和科普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人工智能和医学专家的结合,可以通过数字形式为肿瘤患者提供科普知识,有效地帮助患者了解疾病、认识疾病,与医务人员共同防治和抗击肿瘤。与传统方法相比,人工智能可以解答患者在长期治疗管理中的问题,突破时间和地理的限制,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支修益教授指出,人工智能与肿瘤科普的结合对于患者来说是一大福音,可以改变他们罹患癌症后的命运。以乳腺癌为例,乳腺癌患者现在往往有较长的生存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规范治疗进一步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有许多科普内容可以提供给患者。

罗氏制药中国数字创新负责人柳向楠先生介绍道,人工智能可以与医学专家进行更深入的合作,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将专家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转化为算法和模型,使人工智能系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通过人工智能,顶尖专家的医学能力和顶尖医院的医学服务可以形成一个倍增器效应,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在肿瘤治疗领域,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紧密协作,应用数字疗法改善肿瘤患者的疾病管理和生活质量。在科普方面,通过对人工智能对科研语料的分析和对专家的建模,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针对特定疾病和问题的科普和健康咨询互动。数字治疗和数字疗法在肿瘤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过,在专业的诊疗服务领域,人工智能与最优秀的医生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需要弥补技术鸿沟。

支修益教授说道,在肿瘤治疗领域,期待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紧密协作,应用数字疗法改善肿瘤患者的疾病管理和生活质量。可以从医患互动、规范用药、饮食和运动结合,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入手。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全过程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预防、筛查、诊断、个体化治疗和康复等多个方面。此外,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提供的大数据进行科普宣传,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癌症的致病因素,重视筛查,并实现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选择,最终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公众对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的目标。未来,伴随着系列指南的深入推广,全新标准的高质量科普服务必将助力新时代肿瘤防治事业蓬勃发展!

罗氏制药中国数字创新负责人柳向楠先生(左一)发言

专家简介

支修益 教授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肺癌学组首席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科普宣传部部长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

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

北京癌症防治协会轮值理事长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创始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教育协会胸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肺癌学组名誉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创始副会长兼总干事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兼肺癌防治分会主任委员

刘红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二科行政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学术部副部长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常委

国际癌症进展学会(SPCC)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2022-2025)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女性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李琳 教授

北京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肺癌分委会常务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内科学组组长

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JCO中文版肺癌专刊编委,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杂志编委,Aging Medicine杂志编委,癌症杂志编委

编辑:Myka

审校:支修益 教授

*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Tumor公社》观点。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