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医家号
换一批

  • Tumor公社

    《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 caca乳腺癌科普基地

  • 癌症防治网

  • 耿刚教授

  • 肿瘤好医生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 CACA早筛科普基地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非比寻肠第三届SDC2病例大赛北区决赛在京成功举办

Tumor公社   |   作者: Tumor   |   2023-12-19   |   0 0

12月14日,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主办的非比寻肠第三届SDC2病例大赛北区决赛于北京成功举办。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吴咏冬教授作学术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陈光勇教授、北京航天总医院张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邸岩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姜国丹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吴然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宇新教授、吉林省人民医院张文英教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林贞花教授、北京和睦家医院耿伟教授出席。

近年来,我国整体癌症防治能力在不断提升,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更是多次在大规模一般风险人群筛查中展现出优异性能。


image.png

大会主席张凯教授对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大规模人群筛查中取便率普遍超过90%,受检者参与度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准确率高,能提升无症状高危人群的转诊,很好地提高了肠镜依从性。大规模筛查数据显示,其肠镜依从性达63%-73%,肠道病变检出率高达75%左右[1][2][3][4],是未来大规模人群筛查追求的目标。

image.png

学术报告专家吴咏冬教授认为,当医生拿到患者的癌症筛查结果时,后续如何决策,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可以帮上大忙: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的合理应用与疾病类型有关。对患病率较低的疾病,比如癌症来说,这个时候更应该看重阳性预测值;而对一些患病率很高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这个时候阴性预测值就很有参考意义。肠癌筛查的评价指标应主要关注于阳性人群肠镜的依从性、肠道病变阳性预测值。

比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来自业界的专家们对肠癌筛查的新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聚焦肠癌的筛诊治。参赛的病例讲者挑选了工作中的典型病例进行展示,希望通过交流丰富临床经验,提升诊疗水平。

image.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路易思医生分享了一例患者旅行中出现头晕心慌不适症状,在就诊体检时使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并发现早期肠癌的病例。

她以老家能让人“安心”的门闩寓意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提前筛查出肠道危险,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健康。

image.png

在来自北京和睦家医院耿伟主任分享的病例中,患者为外籍女性,家族中多人患癌,属于癌症家族史高危人群。该病例不属于常规“息肉-腺瘤-腺癌”的经典途径,通过使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进一步评估肠道恶性肿瘤的风险。

病例说明,对于非“息肉-腺瘤-腺癌”途径的病人,5-10年的高质量肠镜可能并不能满足其筛查需求。针对有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前移筛查年龄,缩短筛查间隔是非常有必要的,1-3年进行一次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是比较好的方案。

image.png

点评专家陈光勇教授认为,许多SDC2筛查结果为阳性的病人,并不一定处于45岁以上的筛查年龄段,像林奇综合征患者、肠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更应该将筛查年龄提前。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经过激烈角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路易思荣获一等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杨怿、吉林市人民医院张赛男荣获二等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赵桂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绪、航空总医院朱信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夏永胜荣获三等奖。

早筛、早诊、早治是防控肠癌的关键,非比寻肠病例大赛系列赛事仍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粪便DNA肠癌检测新技术临床应用,优化肠癌检测路径,减轻医疗负担,起到肠癌筛查新技术的示范和宣传效应,让更多人远离肠癌风险,安心千万家庭。

数据来源:

[1]孔宪和等. 粪便 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东莞市石排镇居民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研究 [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3,26(4):372-379.

[2]石滩镇人民政府《2022年石滩镇肠癌早筛基因检测民生项目实施方案》

[3]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2019年广州市结直肠癌筛查不同初筛方式阳性人群肠镜结果分析[J]. 中国肿瘤, 30(3):7.

[4]许文敏. 广州市结直肠癌筛查策略评估及肠镜结果分析[D]. 广州医科大学,2020.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