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35岁百万美妆博主薄荷酱小 Q 在停更一年之后,突然在自己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条讯息。这条长文讲述了她在消失的一年中发生的事情,原来她是不幸地患上了胃印戒细胞癌,并且在一年多的治疗后,情况并没有好转,最终于2022年8月离开了。
从小 Q 的经历中可以知道,她在确认确诊之前并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是和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的情况一样,患病事实令她猝不及防。
她和医生沟通之后,初步认定患病原因为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因为她家族中存在胃癌患者,以及网红工作造成生活不规律。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胃印戒细胞癌多发于中青年,特别是青年女性,其发病很大可能与青年女性的雌激素代谢旺盛有关,结合熬夜、饮食放纵等原因,导致内分泌容易失调,增加了胃印戒细胞癌的患病概率。
其实小 Q 在确诊之后,仍然在积极寻求治疗,从胃部、小肠切除手术,放疗,生物靶向治疗到前沿的免疫治疗,她基本上是将市面上所有有效的方法都尝试了,但是依旧无法阻挡高度恶性肿瘤的侵袭,癌细胞在她的全力治疗之下依旧无情地摧毁了她的身体。
当代之中国,青年才俊辈出,但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中他们都存在着很大的健康隐患,很多人认为年轻就是疾病的保护伞,尤其在我国胃癌高发于55岁以上,可事实证明,近年来胃癌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年轻并不是胃癌的保护伞。
胃癌的情况在中国十分严峻,并非危言耸听,不仅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内发病率排靠前,而且由于人口基数大,患病人数也很多。更令人忧心的是,在目前的临床病例中,胃癌的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也就是说,年轻人的患胃癌的数量较以前有明显增加,所以胃部健康真的值得大家注意。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多发于40岁-70岁中老年人群,其中又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达到2:1。胃癌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腺癌、腺鳞癌、鳞癌、类癌等,临床上发病较高的是胃腺癌,其中胃腺癌又可以细分为乳头状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
按照癌细胞的活跃性由高到低,胃癌又可以分为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三类,也就是说,低分化胃癌危险性最高。根据国际抗癌联盟的胃癌分期法,胃癌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共四个分期,前两期为早期,后两期为进展期。
中国人胃癌高发的原因
受地域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影响,东亚地区成为全世界胃癌的重灾区,而我国情况较为严重。
·癌前病变
目前已知,慢性胃部炎症、胃息肉等胃部疾病会在病变的过程中导致胃粘膜上皮出现化生或异型增生,诱发形成恶性肿瘤。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一类致癌原,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且传染性强。由于我国的现在多采用合餐制,所以家族感染的情况严重,因而导致胃癌高发。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也是引发胃癌的原因之一,有将近10%的胃癌患者是受遗传因素影响,所以有胃癌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注意定期体检。
·环境和饮食因素
长期生活在土壤中硝酸盐含量过多的干旱地区,或者化学污染严重地区,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胃癌发病风险增加,这也是我国西北部地区胃癌高发的原因。
而长期食用熏烤、腌制食物导致食盐摄入过多,加上幽门螺旋杆菌的双重作用下,胃癌发病率则会大大增加。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不规律,经常熬夜,昼夜颠倒导致内分泌失调,加上饮食放纵,偏爱重口味且刺激的食物也会加重胃部负担,以及生活压力大等多重因素下,胃癌就出现了“年轻化”的情况。
1.消化不良、腹胀
如果你本来觉得自己身体很健康,但是在进食后突然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的话,就需要多留心,这可能是普通胃炎的症状,但也有可能就是胃癌的早期反应。
2.左上腹疼痛,反胃呕吐
到了胃癌中期,左上腹部疼痛是较为常见的表现,疼痛发作没有明显规律,而且与进食无关。当然,也会有少部分出现反胃恶心、呕吐的等类似胃溃疡的症状,如果这两点都存在的话,则要重视病情。
3.食欲下降,快速消瘦
胃癌作为消化道病变,其患者到了中后期,食欲基本都会受到影响。本来热爱美食的人,突然对食物变得兴趣缺缺也要重视是否为胃癌警告。同样,体重减轻、身体快速消瘦也是进展期胃癌的常见临床症状,通常还会伴随着乏力感,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4.呕血、黑便
当胃内肿瘤破坏血管后,就可能会导致胃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会直接呕血,或者表现为便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这也是大部分胃癌晚期患者的主要病情特点。
如果本身患有胃部疾病,则要多注意,以免忽视胃胀、恶心反胃、烧心等癌前病变症状,导致无法及时发现癌症。
目前,胃癌的治疗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手术治疗是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最高的方式,同时在术后搭配化疗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能采用比较先进的生物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这类辅助疗法,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唯一可能治愈早期胃癌的方法,也是延长生存期限最有效的手段,一般分为根治性手术和非根治性手术两种。
·根治性手术
一般是切除三分之二的胃,同时清除区域内淋巴结,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如果胃癌到了晚期,就需要对胃部以及周围癌变组织进行切除,同时清扫淋巴结,用以延长患者生命。
·非根治性手术
通常是指姑息手术,是为了解决胃癌引发的并发症而进行的手术,比如胃出血、胃梗阻等,对其进行及时止血治疗和胃肠道转流手术。
2.化疗
化疗的方案一般分为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姑息化疗三类。
在术前,医生会先对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这样能够增加手术切除率,实现更优效果。术后采用辅助化疗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预防肿瘤复发。而姑息化疗则是为了改善胃癌给患者身体带来的的不适症状,缓解身体疼痛。
3.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通常与放疗联合应用,能够有针对性地损伤癌细胞,减轻正常细胞损害。靶向治疗的药物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细胞周期抑制剂等,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组织生长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4.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目前胃癌的最新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监视功能,加强机体免疫功能对肿瘤细胞的防御能力,让机体免疫细胞对其进行有效对抗,从而灭杀肿瘤细胞,此疗法相较于放化疗的副作用较小。
胃癌虽然恐怖,但是做好防御也能帮你尽可能远离它,日常应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诱发胃癌的高危因素。
1.坚持规律生活和健康饮食
生活和饮食习惯和胃癌的发生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如果你经常熬夜且饮食偏爱重口,导致盐分摄入超标的话,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坚持早睡早起,改变饮食结构,尽量少吃火锅、烧烤等重口味食物。
由于胃癌高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所以这类人群如果长期居住在胃癌高发地区,还存在长期饮酒、吸烟等恶性的话,应该从戒烟、戒酒开始,降低患癌风险。
2.避免长期服用胃部刺激性药物
如果长期服用甲硝唑类、激素类药物,容易刺激胃粘膜,引发胃部增生病变。所以如果体质不好导致需要经常服用此类药物的话,建议平时多锻炼,增强体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3.高发病人群定期筛查,按时体检
如果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或存在胃癌家族史以及出现癌前病变的40岁以上人群,平时则要定期做X线钡餐检查,对胃癌进行及时筛查,达到预防的目的。
我国是全球胃癌的“重灾区”,胃癌占国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名,并且早期诊断率低,说明国人预防意识不强,平时不够重视。
癌症离大家并不远,生活中要秉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筛查,出现以上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减少受到胃癌侵害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1]周志华, 张建东, 赵海滨,等. 胃印戒细胞癌的细胞起源及其癌前病变的病理学[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19):6.
[2]米建强, 沈铭昌. 抑癌基因p16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J]. 肿瘤, 2003, 23(1):2.
[3]张万岱, 谢国建, 杨海涛,等. 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理及Hp感染的关系[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7(9):56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