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医家号
换一批

  • Tumor公社

    《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 caca乳腺癌科普基地

  • 癌症防治网

  • 耿刚教授

  • 肿瘤好医生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 CACA早筛科普基地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乳腺增生、结节到底会不会癌变?一文教你看懂检查报告!

Tumor公社   |   作者: Tumor公社   |   2022-12-29   |   0 0

乳腺结节是一种症状,常见于乳腺增生(可形成乳腺囊肿)及乳腺肿瘤性疾病。

乳腺结节的成因尚不明确,与多种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目前可能参与乳腺结节形成的病因包括内分泌激素水平、基因突变及环境影响等。

什么是乳腺结节?

首先要说的是:其实,乳腺结节只是一种现象,而并不是疾病本身。

可以说“乳腺结节”像个筐,很多病都可以往里装,值得庆幸的是,这里面绝大部分是良性疾病。

乳腺结节背后这些疾病可以有,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或者是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腺瘤、脂肪瘤;还有就是最令人害怕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乳腺淋巴瘤等。

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是几乎没有什么危害的“疾病”,甚至可以说不是病。它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而是乳腺在性激素周期性变化的作用下,造成乳腺正常结构紊乱。

常见的小叶增生,就是乳腺增生症的一种。

主要表现:(1)月经前乳房胀痛,月经结束后减轻或停止,一般是双侧对称的痛;(2)乳腺可触摸到弥漫性(/囊性)结节,部分有乳头溢液。

乳腺增生不用怕,大多数都是正常的现象,只有极少部分(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的)有发展成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良性肿瘤

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是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紊乱造成的,好发于年轻女性。

主要表现:(1)单发的无痛性的肿块,直径大多为1~3cm;(2)外形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

乳腺纤维腺瘤极少恶变,肿瘤发展也十分缓慢,若没有症状,也不影响工作生活,可观察定期随访。

乳腺癌

乳腺癌发病率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一个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8~1/7。

乳腺癌的肿块特点:(1)单发、质地较硬;(2)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常为无痛性;(3)有些伴有乳头溢液、乳头乳晕改变、乳腺局部皮肤改变等。

如果肿块有上述特征,一定要引起重视,请尽快就医。

仅凭症状明确区分三种类型的乳腺结节,其实并不靠谱,要诊断乳腺疾病,还得靠影像学检查。

哪些检查可以诊断乳腺疾病?

彩超:(1)经济、无创,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尤其适合青少年女性、孕产期妇女。(2) 能清楚地分辨组织层次,发现乳腺内肿块,并根据肿块大小、形态、血流等初步判断肿块性质等等。

彩超对于微小的钙化灶辨识度不够高,而乳腺组织是否钙化,钙化的形态恰恰是判定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指标之一。

钼靶:钼靶可以很好弥补彩超的上述不足。能准确发现并精细描述钙化,可以诊断无症状或触摸不到的乳腺癌(如乳腺导管内癌),特别适合乳房出现萎缩、腺体较少或脂肪型乳房的人。(1)有一定的放射性;(2)对肿物的分辨率不如彩超;(3)对于较致密的乳腺,有时难以辨别病变性质;(4)检查时要将整个乳房压扁透视,会有点痛感,所以不适合月经期、哺乳期女性。

磁共振:MRI能清晰地观察到病变,准确率更高。有些隐匿性病灶,做了彩超及钼靶检查仍不能判断性质,可以进一步选择MRI检查。(1)费用昂贵,操作较复杂,不够方便;(2)假阳性率高,尤其不适合体内安装起搏器等铁磁性物质的人;(3)患有幽闭恐惧症及造影剂过敏,不能俯卧位检查者都不适合做乳腺MRI。

教你读懂乳腺检查报告单

做完B超和X线钼靶检查,大家可以在检查报告中,找找BI-RADS分类的身影...

BI-RADS分类表

image.png

BI-RADS1类~3类良性的多发结节,理论上不用做手术,定期观察随访就可以了,因为反复手术刺激乳房,反而会增加患乳房肿瘤的风险。

但如果到了4类或更高级别,必须重视该结节,完善相应的穿刺病理学活检。

就算得了乳腺癌也别害怕,毕竟乳腺癌是目前治疗方法最多、效果最好的实体肿瘤之一。

生活中如何预防乳腺癌?

健康的生活方式:(1)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2)多运动,女性从年轻开始就应该控制体重;一项研究表明,绝经后肥胖者也较正常体重者乳腺癌发病率高。(3)少抽烟喝酒,长期饮酒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升高。(4)控制雌激素的摄入,慎吃避孕药、蜂王浆,不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5)可以适时补充维生素D,能起到一定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定期体检:建议35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乳腺癌检出率可达到85%;40岁后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

一般风险人群:建议20~39岁每1-3年1次临床检查。40~69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每年1次临床检查。70岁以上每年1次临床检查。

高危人群:建议提前进行筛查(小于40岁),筛查期间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乳腺X线检查外,还可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Tumor公社》观点。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