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医家号
换一批

  • Tumor公社

    《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 caca乳腺癌科普基地

  • 癌症防治网

  • 耿刚教授

  • 肿瘤好医生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 CACA早筛科普基地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中国癌症逐年增多,是长期吃酱油引起的吗?研究结果公布,快瞧瞧

Tumor公社   |   作者: Tumor公社   |   2022-11-28   |   0 0

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或黑豆、小麦或麸皮、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

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

image.png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生抽用于提鲜;老抽用于提色。

因其食盐和钠含量较高,烹调时应适当控制用量,健康成人每日平均摄入食盐宜控制在6克以内,相当于约2300毫克钠。根据食物成分表所示,每100克不同种类的酱油约含钠1900到7700毫克。

image.png

【酱油的作用有哪些呢?】


1、补充氨基酸

酱油里面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部分,而且蛋白质可以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吃酱油,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2、抗氧化作用

酱油可以产生天然的抗氧化成分,这样是能很好的减轻自由基对身体的伤害,从而延缓衰老。

3、预防结石

酱油里面含有多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可以消除身体中过剩的酸,从而预防结石,达到养生作用。

image.png

【中国癌症逐年增多,是长期吃酱油引起的吗?研究结果公布,快瞧瞧】


近几年,我国的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长,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的人认为是因为调味品摄入过多引起的,因为调味品吃多了会增加慢性病风险,也会对各脏器功能造成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有的人认为长期吃酱油会引发癌症,这显然是有点夸张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说酱油就是非常完美的。

image.png

在酱油抽检中,被查出的致癌物质为4-甲基咪唑,可能会导致人类患癌。酱油之所以会出现4-甲基咪唑,主要是来源于酱油中添加的焦糖色素。

焦糖色素会使酱油看上去呈现为黑褐色,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种。天然焦糖色素主要是指平时做菜时的炒糖色人工合成焦糖色素,则是指在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其中包括4-甲基咪唑。

image.png

关于4-甲基咪唑的致癌性,国际权威机构也认为4-甲基咪唑的安全性还是很好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4-甲基咪唑列为2B级致癌物,即有明确证据表明会导致动物患癌,但还没有证据表明会对人体有致癌性。

我国关于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限量值有着严苛的把控。嗯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的规定,食品添加的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限量值为200mg/kg,即每公斤酱油中4-甲基咪唑含量不能超过200毫克。

image.png

人体每天允许摄入的4-甲基咪唑量为小于0.04毫克,以60公斤的成年人计算,每天应摄入小于2.4毫克的4-甲基咪唑。

在抽查的酱油标本中,4-甲基咪唑含量最高的只有6mg/kg,按每次使用5毫升左右的酱油计算,相当于摄入了0.03毫克的4-甲基咪唑,远远低于人体,每天允许摄入量,所以不必担心吃酱油会摄入有害物质超标。

image.png

【酱油怎么吃才健康?】


一、烹饪酱油和凉拌酱油不要混用

购买酱油时,应该看看看标签上标明的是佐餐用还是烹饪用酱油,这两者的卫生指标是不同的。

凉拌酱油是可以直接入口,主要用途就是凉拌,卫生指标较好;烹饪用的酱油不能直接入口了,只能用于烹饪炒菜用。

很多消费者将烹饪酱油和凉拌酱油混用,以为没有问题,其实是有健康风险的。烹饪酱油的细菌总数比凉拌酱油略高,如果长期把烹饪酱油当凉拌酱油用,并且人的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胃肠炎等疾病。

image.png

二、注意酱油加进菜肴的时间

烧鱼、烧肉,酱油要早点加;炒青菜等一般的炒菜,最好在菜肴即将出锅前加进少许酱油,这样可以避免锅内的高温破坏氨基酸,并且酱油中的糖分不会焦化变酸。

有些人不在菜肴烹饪时,把酱油加在锅里,而喜欢将菜肴起锅后,再直接加进酱油。这样做必须用质量较高的、细菌总数达标的酱油才行,最好不要使用不能直接入口的烹饪酱油。

image.png

【酱油和生抽哪个更健康?】


因为酱油过多添加就可能导致食盐摄入过量,最终导致钠离子摄入过量,钠离子的过量可能升高血容量,升高血管外渗透压浓度,压迫血管,增加诱发高血压的几率。

高盐饮食也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是从“含盐量”的角度来看,生抽是更健康的酱油。

但目前市面上还有很多勾兑的酱油,这些酱油不会经过长时间的传统工艺处理,直接添加相对于的口味的添加成分即可,这样的酱油相对来说营养价值就会低,口味没有那么醇香地道,吃多了对健康也不利,因此选购的时候尽量选择酿造酱油。

image.png

【如何选购质量好的酱油?】


一、选择大厂家生产的品牌酱油

与小厂家相比,大厂家制作工艺比较有保障,比较注重企业形象和信誉度,一般会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可信度比较高,酱油的质量较有保证。

二、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酱油

酱油都会标注氨基酸态氮含量,也就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该指标越高,说明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鲜味越好,是衡量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家规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最低含量不得小于0.4g/100ml。

一般来说,特级、一级、二级、三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0.8、≥0.7、≥0.55、≥0.4g/100ml。消费者可以自行对比,选择氨基算态氮含量较高的酱油。

image.png

三、选择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和重金属含量低的酱油

酱油主要是起到调味的作用,其营养价值可以忽略不计,需要注意的是酱油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酱油的质量指标,最重要的就是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酱油的安全性,主要看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和重金属含量。

按照规定,酱油里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100ml,大肠杆菌数不超过3个/100ml。酱油里含有微量的铅、砷等重金属,只要不超标,便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image.png

大多数品牌酱油,仅仅标注氨基酸态氮含量,并未标注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和重金属含量,消费者难以进行比较。

*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Tumor公社》观点。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