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or公社》 肿瘤医学开放式媒体平台,打造肿瘤医学领域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用户公众及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肿瘤资讯、科普知识。看百科、找医生、指南分享、搭建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肿瘤、认识肿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面科学素质普及,共建肿瘤医学科普生态圈。
专注肿瘤专家报道,专注肿瘤人文报道,全面、细致、详实的让你了解每一位肿瘤领域大咖。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官方账号
2022年3月25日,第一期“胸部肿瘤免疫治疗中外学术论坛”顺利举行。中西顶级专家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共话肺癌免疫治疗领域最新进展。此次论坛特别邀请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棣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携手西班牙巴塞罗那Dexeus大学附属医院Rafael Rosell教授以及国内众多肺癌免疫治疗领域大咖,为广大临床医师带来了一场肺癌免疫治疗的学术盛宴。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葛棣教授和周清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很高兴能和中外各位专家共同参加此次肺癌免疫治疗中外学术论坛。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来自西班牙的Rafael Rosell教授带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进展的报告。
Rafael Rosell教授首先介绍了CTLA-4单抗+PD-1单抗的双免疫方案联合短期化疗这一颇具潜力的NSCLC治疗方案,以及合并LKB1/KEAP1改变的KRAS突变患者的治疗现状以及LKB1/KEAP1检测对于NSCLC患者管理的重要性,以及PD-L1核转位的概念和对治疗的影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和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表观遗传学药物联合化疗在NSCLC中的应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梁文华教授则带来了“早期NSCLC治愈之路-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临床应用探索”的主题报告。梁文华教授从现有证据和共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真实世界数据以及应用推进三个层面梳理了早期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并提出免疫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模式有望改写早期NSCLC治疗格局并进一步实现早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成兴华教授则分享了一例早期肺癌免疫治疗病例,并指出,这是一例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经典案例,充分体现了该方案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
在学术分享之后,Rafael Rosell教授、葛棣教授、周清教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闵凌峰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卓明磊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江冠铭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魏煜程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汤传昊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姚煜教授、上海长海医院董宇超教授、梁文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成兴华教授就肺癌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相关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协同增效,免疫联合化疗的机制探索
化疗药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释放出肿瘤抗原,增加PD-L1暴露进而激活肿瘤免疫效应,但化疗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增加的风险。对此,Rafael Rosell教授表示,化疗本身反应率相对较低,且有部分研究表明化疗可以导致PD-L1向细胞核易位,而这种细胞膜到细胞质再到细胞核的易位可在无需PD-L1激活的情况下参与肿瘤免疫逃逸。近期有研究在辅助治疗早期使用抗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取得了阳性结果,也有研究表明免疫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能提高主要病理缓解(MPR)率。而临床也需要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来深入了解化疗对肿瘤细胞基因组的修饰作用,譬如去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等。
术后免疫维持治疗策略选择
对于Ⅲ期患者,术后免疫辅助治疗可能更有价值,尤其是在新辅助化疗尚未达到pCR的患者。既往研究提示,新辅助免疫疗法的疗效肯定,但后续是否继续使用,尤其是没有达到pCR的患者,目前还不明确。Rafael Rosell教授建议,早期可切除NSCLC患者可以进行NGS测序,以了解病人EGFR等驱动基因突变情况。
辅助VS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前路探索
既往研究显示,无论是新辅助还是辅助免疫治疗都可获得DFS获益。而免疫辅助和免疫新辅助的适应人群、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选择仍需要进一步探索。Rafael Rosell教授提出,新辅助治疗是一种标准治疗方法,大多数肺癌患者都应该接受新辅助治疗。Rafael Rosell教授倾向于术前采用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术后病理组织使用NGS测序来明确驱动基因突变情况。Rafael Rosell教授再次强调了NGS测序结果的临床实践指导意义。循环肿瘤DNA(ctDNA)和NGS都可以用于监测微小残留病灶(MRD)。Rafael Rosell教授所在的治疗中心通常会为患者提供不超过三个周期的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之后根据术后NGS测序结果,再给予两到三次周期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临床也可以根据NGS测序的变化或者ctDNA水平来个体化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
此外,Rafael Rosell教授认为,新辅助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病理缓解情况,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对于一些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譬如ⅢB期患者,术前免疫治疗非常重要,而对于Ib和Ⅱ期患者证据尚不充分。但是可以通过NGS测序更精确的了解患者的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免疫化疗联合治疗方案。
免疫新辅助治疗适用患者人群探索
Ⅲ期NSCLC比Ib、Ⅱ期NSCLC的预后差,任何方式的治疗都可能带来生存获益,如果患者术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手术后则可根据患者不同分期接受不同的治疗,临床希望Ⅲ期患者接受免疫辅助治疗,也推荐Ⅲ期NSCLC患者应该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而对于Ⅰb以及Ⅱ患者,目前证据是尚不够充分。Rafael Rosell教授对此也表示赞同。
至此,本次的深入交流圆满结束,葛棣教授在总结中再次表达了对与会专家的感谢。各位专家针对临床热点话题进行的专业交流,有助于更加清晰而深入地认识临床治疗及未来探索方向。让我们共同期待之后更多的学术探讨,共同促进肺癌领域发展。